汕头市律师协会温馨提示今天是: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文化建设
会员登陆

业务研讨

业务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业务研讨

青年律师的职业规划与业务拓展

发布日期:2019-01-31  点击率:6804

 青年律师的职业规划与业务拓展

林贞亮

 

  要:本文立足于青年律师办案技能少、客户资源少、生存压力大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下推行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与刑事辩护全覆盖制度的社会背景,围绕青年律师如何成长为专业型律师的基本点,通过职业规划与业务拓展两个方面对青年律师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试着归纳总结出青年律师进行职业规划的一般规则及拓展业务的基本途径,以供青年律师在实践中参考。

关键词:职业规划;业务拓展;法律技能;青年律师

 

国家的法治建设需要律师,律师的发展需要青年律师。青年律师是律师行业的未来,关注青年律师就是关注律师行业的未来。

一、青年律师的困惑与焦虑

青年律师作为律师行业的新生力量,既有忠实履职捍卫法律的使命与担当,也有前路迷茫业务缺乏的困惑与焦虑。青年律师因执业年限短,往往存在执业技能少、办案经验浅等问题,心存困惑。困惑于不知如何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律师,困惑于不知合格的律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也困惑于不知如何才能掌握技能并逐步成长为合格律师。同时,因为刚进入律师业,客户资源少,业务缺乏,明显不足以维持生计,产生生存压力,心存焦虑。焦虑于不知业务来源于何处,焦虑于不知如何开拓业务,焦虑于不知如何才能获取充足业务。

二、青年律师的职业规划

青年律师的困惑,实质上就是对自己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困惑。解决这个困惑,还需从职业规划本身入手。

(一)青年律师进行职业规划的前提

青年律师进行职业规划之前,应该先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而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应先了解律师职业的基本规律与一般成长路径。

1.律师职业的基本规律。律师职业的特征与规律,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说法,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强调两个最为基础、客观的规律,即勤奋与积累。首先,勤奋是律师行业永恒不变的规律。这里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律师属于服务业,时间是最主要的成本,所以需要律师勤快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效益。其二,律师职业的核心在于法律技能,律师应勤奋好学,善于学习,才能掌握娴熟的办案技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其三,律师应对工作有热情,勤勉尽职,秉持诚信敬业的工作态度。其次,积累是律师行业的客观规律。律师职业不仅需要积累办案技能与办案经验,还需要积累社会关系、知名度、口碑、资金等。这些都是影响律师成长的重要因素,都是无法一蹴而成的。因此,青年律师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不可急功近利,不顾实际,而应遵循规律,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才能实现职业目标。

2.律师职业的一般成长路径。办案技能是律师的立身之本,所以,青年律师自进入律师行业之日起,以掌握办案技能为追求而不断学习与成长,并形成律师职业的一般成长路径。按君合律师事务所创始人肖微律师的说法,“律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校期间的学习是法律知识的原始积累;工作前两年是法律研究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律师会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法律业务,对律师这个行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工作的三至四年是法律分析能力的提高,在这个阶段,律师应有意识地为自己选择一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并着重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工作的五至七年是法律判断能力和工作组织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律师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七年之后是专业知识的补充和业务开发能力的提高”。这基本就是每个青年律师工作前七年(执业前五年)的一般成长路径。同时也说明,法律知识只是法律技能的基础,并不能改变律师的命运;改变律师的命运,是法律技能。

3.青年律师的职业目标。在认识律师职业的基本规律及了解律师一般的成长路径后,青年律师应该可以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青年律师应该坚信,律师的成功不是来自学历与天赋,而是技能。法律技能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经过规划与实践,凭借勤奋与积累,自己必将成为一名法律技能娴熟、令人信赖的专业型律师。

(二)青年律师进行职业规划的一般规则

青年律师进行职业规划的一般规则主要有:先综合后精专;先诉讼后非诉,先民商后刑辩;技能为主,兼顾社交;重视平台,合作共赢等。

1.先综合后精专。律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当事人解决争议,所以,遇到的问题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青年律师掌握各类案件的办案技能和经验是必要的。而且,这些案件的办案经验及思路,对办理其他法律事务也有帮助,能够使得知识结构和办案技能更加完善。另外,从青年律师的自身实际出发,执业前期的业务还不足以支撑青年律师去选择,故应全面出击,全面发展。而日后的精专路线也不是说就只做自己精专的,其他案件就不做,而是指随着办案经验及社会关系的积累,要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专攻领域。这个专攻领域不超出两个为宜,这样才能让自己有足够的精力投入专业研究和学习,打造自己的隐形名片,让同行、同仁更容易记住你、认可你。如刑事辩护,业界都会想起田文昌、钱列阳等律师,民商事诉讼则会想起蒋勇等律师,这就是隐形名片的力量。

2.先诉讼后非诉,先民商后刑辩。这是从业务内容的层面进行的一般性考虑与规划,并不是指前期只做诉讼业务与民商业务,后期就只做非诉业务或刑辩业务,更不是每个律师都必须先做诉讼与民商业务后才能做非诉或刑辩业务。这里讲的仅仅是侧重。因为从办案经验积累的角度来看,没有处理诉讼的经验,在处理非诉业务时很难做到对易生争议的风险点了然于心,也没办法提前预防规避。先做诉讼案件,可以积累解决争议的经验,再运用这些经验来做好非诉业务,才能游刃有余。同理,先民商后刑辩,则是基于庭审地位及案件实际需求的情况来考虑的。在国内诉讼中,刑事诉讼的辩护人还远远不足以达到能够与公诉人平等对抗的层面;而民商事诉讼则相对平等公正,讲究法律与证据。而且,刑事辩护对律师的综合能力及社会资源的要求也很高,并不是青年律师在执业初期可以独立驾驭的。所以,在办理民商业务并积累一定的办案技巧与庭审经验后再来做刑辩业务,更为合理适宜。

3.技能为主,兼顾社交。青年律师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应清醒认识到法律技能是律师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关键,是律师的立身之本。缺乏法律技能的律师,即使持有执业证,也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律师。因此,青年律师应该通过旁听庭审、参与技能培训、参与办案实践等方式不断有意识地锻炼与提升自己的法律技能。在时间与资金的投入上,应适当地向掌握法律技能方面倾斜。另外,青年律师在学习法律技能之外,还应懂得处理好自己的社会关系。因为自己的社会关系不仅能够带来业务机会,也有可能在办理具体案件时能够给予有力帮助。所以,法律技能与社交关系二者不可偏废,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4.重视平台,合作共赢。青年律师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还应注意到平台对自己成长的作用与价值。这里主要是指青年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及其指导老师,他们不仅可以为你的专业能力进行无形地背书,让你更加容易取得当事人的信任;还可以直接为你带来业务,提供实践及提升法律技能的机会。青年律师应该重视平台的价值,珍惜平台提供的机会,认真做好经手的每一件事情,不仅对得起平台的品牌信誉,也能更好地成就自己,互惠共赢。

(三)青年律师进行职业规划的注意事项

青年律师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除了要对律师职业的基本规律及律师的成长路径有基本认识外,还要懂得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青年律师应诚实地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解剖,清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才能制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另外,还应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尤其是能够提供技术或资源支持的人的意见,力争做到集思广益,兼收并蓄。最后,就是在实践中,青年律师应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与变化而对自己的规划作出适应性调整,以更利于自己的成长,绝不能墨守规划,错失社会发展带来的职业良机。

三、青年律师的业务拓展

青年律师的焦虑,实质上是不知如何有效拓展业务。青年律师进行业务拓展,应抓住业务拓展的关键点,综合运用多种拓展方式,以获取充足的业务与办案机会。

(一)青年律师进行业务拓展的关键

1.业务是律师生存与发展的根源,业务拓展是律师的重要技能。业务不仅可以为律师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为律师提供实践法律技能及积累办案经验的机会。没有业务的律师,纵有万般本事,英雄无用武之地,难以生存与积累,更谈不上发展。因此,青年律师不仅要重视业务,还要不断学习与提升业务拓展这一重要技能。

2.青年律师进行业务拓展的关键在于取得当事人的信任。青年律师在进行业务拓展的过程中,应清醒地认识到,信任是当事人委托律师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才是成功的业务拓展。所以,青年律师应围绕取得及增强当事人的信任这一基本点去进行业务拓展,通过打造自己属于专业人士的形象,传递自己愿意为他人服务的信号,吸引当事人的关注与咨询,让当事人在信任中达成委托,形成业务。

(二)青年律师进行业务拓展的基本途径

律师服务相对于其他商业服务,是以专业技能与道德信赖取胜。这是青年律师在进行业务拓展时应铭记的。同时,这也决定了律师应当选择一种行之有效而又不失职业尊严的拓展方式,而不是像其他商品销售或服务一样通过主动兜售、追逐客户、压低价格等方式来拓展业务。青年律师拓展业务的途径各式各样,现将几类基本途径简述如下:

1.熟人推荐。这种方式是律师行业中最为基础的业务拓展方式,就是依靠青年律师身边的亲朋好友的推荐来获取业务。在这个过程中,亲朋好友的推荐实质上是一种信任的背书,以此增加当事人的信任度,顺利促成业务。应当指出的是,除了亲朋好友等熟人的推荐外,还有律师同行或法律同仁的推荐,这就不仅仅是对青年律师的一般信任,甚至包括对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等更具有专业性方面的肯定与背书。因此,青年律师在执业初期可以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入手,将你是一名律师且愿意提供服务这一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在无形中成为你的业务推广员,以增加你获取业务的机会。

2.专业服务营销。这是指青年律师通过做精做细手中的每一件事,向当事人展示精品的法律服务,让专业可以被看见、被感受、被传播,以此增强当事人及潜在当事人的信任,并获得业务。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律师应以优秀律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接待当事人到签署委托协议,从文件交接到出具法律文书,从庭外沟通到庭审发言,一切都应力争做到极致,让当事人深刻感受到律师服务的专业性。当事人的这种感受不仅会加深其对青年律师的信任,而且也会向身边的亲友传播与推荐。这也是青年律师在成长路上树品牌立口碑的过程。另外,应当指出的是,出具法律文书与庭审发言,是青年律师展示自己专业技能的最佳方式。因为法律文书的质量与庭审发言的水平都是评判律师专业水准的直观载体,是当事人通过阅读或聆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因此,青年律师应予以重视,切实提升技能,让专业技能在服务中得以展示,让个人品牌在细节中得以树立,让业务拓展在办案中得以进行。

3.专家形象营销。这是指青年律师通过讲课、出书、发表论文、公开演讲、参加专业论坛或立法活动等方式树立起自己的专家形象,以获取当事人的信任,并促成业务。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而不失职业尊严的业务拓展方式,但是,这种拓展方式也对青年律师的法律技能、知识储备、办案经验等提出较高的要求。青年律师如没有足够的积累,恐难以真正树立起专家形象,故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即,在青年律师尚不具备出书或发表论文等条件时,可以先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通过零碎化的文字积累逐步建立专家形象,以获取身边的当事人的信任与认可。

4.社团服务营销。这是指青年律师通过加入校友会、同乡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并在社会团体内担任职务为会员提供服务,以获得来自社会团体的成员及其推荐的业务。这是一种常见的业务拓展方式,确实能增加青年律师的知名度,带来业务机会。但是,这种拓展方式也要求青年律师需投入一定的时间与资金,否则,对社团的活动参与度不够,未能取得成员的信任,也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5.社区服务营销。这是指青年律师通过担任村居或社区的法律顾问,并做好做精顾问工作,取得村居或社区成员的信任与推荐而获得业务。近几年,全国多省市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推行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几乎做到一村居(社区)一法律顾问全面覆盖的程度。青年律师应该把握住国家实施惠民政策的好机会,深入村居社区,扎实做好顾问工作,在工作中取得村居(社区)居民的信任,获得他们的推荐,以拓展业务。

6.公益服务营销。这是指青年律师通过参与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务的活动,提升法律技能,树立公益形象,获取当事人信任并促成业务。这对青年律师而言,是一种成人达己的业务拓展方式。尤其是,近年来,司法部在全国多省市试行刑事辩护全覆盖制度,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案件陡增,为青年律师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青年律师可以通过参与法律援助,精修法律技能,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起热心公益的形象,以增强当事人的信任,并最终获得业务。

(三)青年律师进行业务拓展的注意事项

尽管拓展业务的途径举不胜举,但是青年律师应当铭记:律师业务的拓展并没有特定的招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业务拓展的过程中,青年律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业务拓展的因素(如知名度、社交关系、专业技能、职业形象等),并加以强化,让自己更容易取得当事人的信任,获得推荐与业务。同时,也应注意执业纪律的底线,尤其是在全国律协出台律师业务推广行为规则之后,更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因推广不当而遭受处分。

四、结语

职业规划与业务拓展是青年律师常见的困惑与焦虑,也是青年律师成长路上永恒的话题。解决之道不仅仅在于青年律师应认识律师职业规律、做好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业务拓展方式,也在于青年律师应坚定依法治国的信念,相信法律技能可以成就律师,继续为成长为专业型律师而不懈努力,更在于青年律师应紧随时代脉搏,忠诚履职捍卫法律,力争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作出新贡献。

 

 

注释:

作者:林贞亮,广东潮之荣律师事务所律师、副主任,微信:lawyerst,本文入选中南六省(区)2018律师论坛论文集

肖微:《律师职业漫谈》,载于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之道》,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勇:《远见:提升律师执业技能的164个细节》,法律出版社

马贺安:《生存与尊严:律师定位与案源拓展方法》,法律出版社

【返回】

版权所有:汕头市律师协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ICP备11029723号 粤公网安备:44050702001043号